“三大一航母”建设

  • 东北地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冯笑梅;

    农业数字化发展是破解农业发展困境、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本研究从农业数字化信息基础、交易能力及生产水平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东北地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19—2021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市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黑龙江省凭借其龙头企业带动和农业比较优势,在农业数字化综合水平方面呈领先优势。但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数字经济与农业发展融合力度不强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2025年10期 No.355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以北大荒集团为例

    方和远;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但其低收入制约了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均衡发展。本文以北大荒集团为例,分析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农业生产规模化通过资源整合、利益联结和技术扩散三大机制,降低小农户生产成本、提升产出溢价并拓宽增收渠道。北大荒集团通过土地托管、全产业链延伸和智慧农业应用,显著提高了辐射区内小农户的收入水平。但当前仍存在利益协同不足、产业链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依赖及流通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路径,旨在为依托规模化经营推动小农户增收与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0期 No.35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八五八农场“单产提升+定制农业”双轮驱动的实践与思考

    訾野;

    本文以八五八农场探索发展定制农业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在粮食连丰的基础上,面对市场需求升级,提出以“稳面积、提单产、提标准、增总产”为核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在2025年规划实施2600亩定制农业试点。通过“五良”融合与精准营销,项目已吸引众多企业与个人会员参与,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探索出以定制农业推动产业融合、助力农户增收的新路径。最后,从技术人才、生产管理与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同类地区发展定制农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10期 No.35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大荒集团八五一〇农场规模家庭农场: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践与创新

    任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入“质量提升、效率变革”的关键阶段。北大荒集团八五一〇农场围绕土地资源整合、农业技术支持、生产管理协同等核心内容,明确双方权责,开展规模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构建起“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实践不仅破解了传统小农经营的效率瓶颈,更通过规范化管理、规模化运营、利益化联结,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实践样本。

    2025年10期 No.355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保护性耕作下旱田碳排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毛虹博;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农业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旱田作为我国旱作农业的核心载体,其传统耕作方式所引发的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保护性耕作具备显著的固碳减排潜力,但缺乏科学且适用的量化评估模型。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旱田碳排放综合模型,以科学评估保护性耕作的碳汇价值。研究首先对系统核算边界进行清晰界定,识别出以农资投入与农机作业为主要的碳源,土壤有机碳库变化为主要的碳汇。随后,严格遵循《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建立了涵盖土壤固碳、农机燃油CO_2和土壤N_2O排放的综合计算框架。本研究为科学评估保护性耕作的碳汇价值、开发农业碳汇项目及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学支持。

    2025年10期 No.35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沃野青蓝 固本培元 锻造新时代年轻干部过硬梯队的实践与思考

    郑伟;曹健;李知萱;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柳河农场永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柳河农场党委创新实施“青蓝工程”,以“精准滴灌”识别人才、以实战历练本领、以严管厚爱激发动能、以长效机制筑牢根基,构建起“优选、优育、严管、活用”的全链条培养机制。

    2025年10期 No.35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粮食安全保障的机理、挑战与协同路径

    聂延鹏;孟祥瑞;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地缘冲突扰动供应链与国际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依托农业新质生产力重塑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路径。本文从生命驱动、智能驱动与绿色驱动三个维度剖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技术创新与应用脱节、数字基建薄弱、小农户技术成本高及制度协同不足等现实梗阻,需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跨部门统筹,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转化体系,夯实智能化基础设施并破解主体适配困境,完善数据治理与风险规制制度框架,为构建高韧性、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治理新范式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10期 No.35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对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

    李旭琴;李星星;

    本文基于湖南省茶陵县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对农户低碳技术采纳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风险偏好正向显著影响农户低碳生产行为、风险感知显著抑制农户低碳技术采纳、风险偏好与风险感知交互影响低碳技术采纳且风险感知起负向调节作用、风险偏好和风险感知对不同主体有明显异质性。

    2025年10期 No.35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南水北调沿线设施农业的智能化转型研究

    李晓方;陈丽;朱九龙;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农业高耗水特征对中国北方粮食安全构成了挑战,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水资源配置项目,为沿线干旱区域的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速与农业生产融合,推动设施农业朝着智能化方向演进。智能化转型通过优化水肥管理和环境调控,已成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因此,本文就南水北调沿线设施农业的智能化转型实践展开系统探讨,以期为重大调水工程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2025年10期 No.35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困局与建议

    梁奕诚;

    当前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受困于经济效益评估。农业受自然风险等因素影响,难以精准量化预测,而机械套用工业化经济指标导致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这种错位评估会扭曲农业公共属性并抑制创新。破解困局需重构评估逻辑,从单一经济维度转向多元价值体系,使可行性研究为兼具社会、生态效益的农业项目创造空间,真正促进农业发展。

    2025年10期 No.355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邛崃市天府粮仓系统构建: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生产、储存与循环利用研究

    冯紫依;吴友娟;郭妍兰;王赫出;

    本文以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战略为背景,立足成都平原邛崃市核心产区,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剖析,研究“天府粮仓”从现代化生产、智能化储存到加工利用的产业链体系。重点探讨以水稻为代表的作物在安全生产技术推广、仓储设施布局、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等环节的实践与问题,并考察其在酿酒加工与副产物循环利用中的模式。研究发现,“天府粮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技术赋能与产业链延伸,形成了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粮食安全保障模式,为主产区建设提供了经验,但在小农户技术推广普惠性、绿色仓储成本控制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仍存短板。本研究旨在梳理成果、识别问题,为新时代“天府粮仓”的建设与升级提供可推广的参考框架与实践范式,服务于粮食产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025年10期 No.35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碳”目标背景下张掖市湿地生态价值转化与实现的理论探索

    邓宏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强化保护修复、加强制度建设的决策部署,先后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本文通过思考和探究如何让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湿地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新引擎,进而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35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农场案例研究分析

    陈柏;

    生态农场建设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文章以辽宁灯塔金康“种养结合”循环生态农场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No.355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李玉波;董丽霞;

    数字普惠金融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4—2023年新疆14个地州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新疆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北疆区域效果更明显。据此,未来应优化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能力建设,开发特色产业链金融产品与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区域协同与风险防控机制,以推进新疆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10期 No.35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南自贸港与广东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钱耀军;谭异初;王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南自贸港与广东省的联动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两地联动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港口、航空、铁路、电网四个维度分析了海南自贸港与广东省联动发展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从而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流动,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与广东省联动发展。

    2025年10期 No.355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研究——基于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的视角

    闻秀丽;

    财产保险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活动具有显著的行业特殊性。本文以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产负债匹配、偿付能力管理、资金运用效率及风险控制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其在动态市场环境下面临的财务挑战及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强化准备金科学计提、优化投资结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财险公司财务稳健性与盈利能力的核心策略。

    2025年10期 No.35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会文化

  • 基层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绽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党建对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基层党建与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基层党建在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基层党组织在政治领导、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及人才带动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当前仍面临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功能弱化、农村人才短缺及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农村人才培养,完善制度保障等办法,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参考,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2025年10期 No.35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人才振兴促进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兴边富民——以漠河市人才工作为例

    王芳;杨洲;

    人才振兴是兴边富民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漠河市作为中国最北部的城市,坚持把“人才强市”放在首位,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才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人才管理机制不畅;人才整体结构不优;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服务水平不高;人才观念不强。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才振兴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稳边固边工作力量需加强;特色兴边富民产业需升级;向北开放贸易通道需加强。推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才振兴的对策是:一是构建党管人才“一盘棋”:提高人才工作领导力;推动人才政策柔性化;抓实稳边固边人才力量。二是搭建人才聚集“新高地”:加大政策引才;扩宽渠道引才;利用资源引才。三是优化人才培养“生态圈”:坚持靶向育才;突出结对育才;推动合作育才。

    2025年10期 No.35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育人视域下融媒体矩阵的生态构建

    孟辉;于铁;赵清爽;郑悦;李晶;

    本文从生态系统视角解析融媒体矩阵的核心构成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要素),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要素失衡、结构松散、环境支撑不足等困境,提出具体优化路径,通过强化要素协同、优化结构设计、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协同共生的网络育人生态,为提升网络育人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10期 No.35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北大荒进行时

  • 高扬精神旗帜 释放文化活力 让北大荒精神在传承弘扬中熠熠闪光——八五一〇农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纪实

    王妃;

    <正>近年来,八五一〇农场以深化国企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聚焦红色文旅与生态农业,着力破解资源瓶颈、拓展产业融合深度,走出一条以红色铸魂、以生态赋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魂之所系:纪念馆的价值凝聚与信仰传承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是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地标建筑,也是一张金字名片。馆内展陈实物1100余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43件,国家一般文物1000余件,每一件文物、每一帧图片都是北大荒开发建设历程的见证。

    2025年10期 No.35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年三破纪录!——大西江农场大豆单产“三级跳”背后的高产密码

    宋承远;

    <正>金秋时节,在北大荒集团前进农场60余万亩(1亩=0.066公顷)水稻田里,稻浪翻滚,满目金黄,割晒机在稻田中驰骋,轰鸣的农机与忙碌的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秋收画卷。前进农场围绕“颗粒归仓、丰产增收”目标,通过分段收获、智能农机直收和收翻结合等模式,全面掀起秋收热潮。

    2025年10期 No.355 76-7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承红色基因 耕耘稻业图景——泰来农场以北大荒精神为舵领航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张秋阳;

    <正>从昔日的“北大荒”到今朝的“北大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始终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而立足嫩江流域的泰来农场以北大荒精神为魂,着力发展优质高端稻米产业,将6.16万亩(1亩=0.066公顷)水田作为产业升级的“试验田”与“丰产田”,通过全域有机筑基、科技赋能破局、品牌营销突围,探索实现“共赢”目标,走出一条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泰来路径”,让北大荒精神在黑土地上焕发出新光芒。

    2025年10期 No.35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八五八农场:“数字”犁开丰收路

    张瑶 ;陈志强;

    <正>万亩稻田刚刚褪去金装,北大荒集团八五八农场传来喜讯,水稻高产创建实现新突破,亩产超900公斤。高产的背后是“数据”赋能传统犁铧,农场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元素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用科技之力犁开了一条通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丰收之路”。气象“前哨”精准筑牢防灾屏障夏管期间,面对汛期考验,农场气象站全面启动设备专项检修。技术人员对自动气象站的供电、采集、传输系统进行全链条检查,确保数据精准可靠。

    2025年10期 No.355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力齐发!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为颗粒归仓保驾护航

    于润涵;

    <正>粮食不仅要种得好、产得好,更要收得好。今年,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立足四个发力点,全方位保障粮食颗粒归仓、人员生命安全与新粮顺利变现,为实现粮食颗粒归仓保驾护航。抢收快收在颗粒归仓上聚力为确保今年秋收工作高质量推进,进一步提高抢收早收意识,分公司紧紧围绕“减损、节本、提质、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抗灾抢收,割晒制胜”的思想,充分发挥分段收获优势,在机械选择、收获作业、气象预警等方面统筹协调,环环相扣推进拾禾作业,稳步加快秋收进度,为粮食顺利收获奠定基础。

    2025年10期 No.355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逊克农场:玉米单产创新高 绘就黑土地上丰收景

    霍春旭;

    <正>金秋时节,北大荒集团逊克农场传来喜讯:第四管理区1800亩(1亩=0.066公顷)先玉1219玉米品种实收单产达每亩943.1公斤(14%标准水),刷新了逊克农场玉米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大型收割机在广袤田野间轰鸣作业,金黄的玉米倾泻入仓,粉碎的秸秆均匀还田,一幅科技赋能、丰产增收的壮美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多品种试验+体系化筛选”选出高产潜力品种“好品种是高产的第一粒扣子。”逊克农场农业科技园区负责人李庆民表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核心在于选育适配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2025年10期 No.35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忆往昔 咏今朝 北大荒风光独好——感受宝泉岭诗社的北大荒情怀

    范明海;

    <正>~~

    2025年10期 No.35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进农场:共绘金秋好“丰”景

    魏长凯;

    <正>金秋时节,在北大荒集团前进农场60余万亩(1亩=0.066公顷)水稻田里,稻浪翻滚,满目金黄,割晒机在稻田中驰骋,轰鸣的农机与忙碌的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秋收画卷。前进农场围绕“颗粒归仓、丰产增收”目标,通过分段收获、智能农机直收和收翻结合等模式,全面掀起秋收热潮。加快收割抢农时减损保品质秋收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天气情况,前进农场根据各地块地理条件和种植户水稻成熟情况的不同,合理调配收获机车,做到水稻割晒、拾禾、秸秆打包等工作有序衔接,全力展开秋收“战役”,确保种植户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针对部分地块因前期降雨出现作物轻微倒伏、水分偏高的情况,农场果断推行分段收获模式。割晒机将作物割倒后整齐铺放田间,利用秋季晴朗天气自然晾晒,待水分达标后再用拾禾机脱粒。这种作业方式不仅降低了粮食收获损失率,还能提高稻谷品质,让新粮高质量上市。

    2025年10期 No.35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场经济管理》杂志征订

    <正>《农场经济管理》创刊于1983年,由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农业经济类刊物,1992年、2000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4—2006年全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反映全国农垦改革与发展、农业经济理论创新、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等前沿理论的成果,活跃农业经济学术气氛,推动中国农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2025年10期 No.35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